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2月24日上午,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了深入宣传辐射中心建设各方面成效,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外办、昆明海关相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东先生;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杨晓明先生;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总规划师杨泽龙先生;
云南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殷永林先生;
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马作昕先生;
昆明海关总检验师、二级总监郭建明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驻滇新闻单位和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东先生发布新闻。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衷心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云南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个简要介绍。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云南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也是云南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平台。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担当实干,充分发挥云南区位、资源、人文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抓好对外开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是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南亚东南亚国家,谋划部署并引领推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省委、省政府高位统筹推动、精心部署落实,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云南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以及组织实施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工作等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对外开放工作。
二是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规划(2016—2020年)》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维护好运营好中老铁路开发好建设好中老铁路沿线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云南省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等系列规划和政策文件,有效构建高位推动、上下协同的政策体系。
三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发力。“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不断延伸、“两网络一枢纽”航空网加快推进、“两出省三出境”水路网持续拓展、外联内畅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空中运输通道布局逐步形成,至南亚东南亚国家通航城市最多达43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首都和重要旅游城市航线全覆盖。中越、中老、中缅国际通道高速公路境内段全线贯通,境外段中老高速万象—万荣段已建成通车。中缅油气管道投产运营,建成13条跨境电力联网通道,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开放优势更加凸显。
四是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持续扩大。抢抓中老铁路开通重大机遇,实施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沿线产业开发、市场主体培育“四大行动”,一年多来,发送旅客突破1045.71万人次,累计运输货物1450.47万吨,到货地点和货物来源地已覆盖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新加坡、孟加拉8个主要国家,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扩展到电子、光伏、通信、汽车、鲜花1200多种,在中国和东盟间构建起一条内外联动、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大通道,“黄金线路”作用持续扩大。
五是国际经济贸易加速发展。对外贸易持续增长,2022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3342.4亿元,增长6.3%,2019-2021年3年内连续跨上2000亿元、3000亿元两个台阶。贸易市场增至200多个,2022年对东盟国家贸易额实现1273.7亿元,占全省外贸总额比重达38.1%,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持续巩固。中缅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已累计运输20批次,货运量超过2万吨,极大地优化了我国内陆地区出海的国际物流模式和路线。双向投资稳步提升,10年来累计利用外资71.5亿美元,入滇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近140家。通关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2022年12月,云南省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均排名全国第1位,2022年全年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排名全国第2、第3位。跨境人民币业务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底,已同12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跨境人民币结算渠道,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金额7197.98亿元,实现已建交南亚东南亚国家全覆盖。
六是对外开放举措不断创新。云南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省委、省政府作出昆明市托管磨憨共建国际口岸城市的决策,推动省、市、州协同打造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发挥昆明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和西双版纳边境门户的开放窗口示范作用,一体推进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经济发展、口岸城市建设,进一步发挥“四区”政策叠加优势,形成以“两头”带“中间”发展格局,更好吸引物流、人流、资金流向中老铁路沿线集聚,将磨憨打造成为中老铁路上的重要开放门户。
七是口岸经济提质增效。制定实施口岸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打造枢纽型口岸、智慧口岸,着力打造河口、磨憨、瑞丽三个重点口岸城市,印发实施了支持三个口岸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推进猴桥、清水河两个重要口岸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高质量开放合作新平台。
八是人文交流走深走实。持续深化与周边国家在教育、文化、旅游、科技、卫生、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合作。教育合作方面,成功举办第五届南亚东南亚教育合作昆明论坛,积极组织开展“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非通用语种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境外办学覆盖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伊朗、肯尼亚等国家。文化交流方面,持续开展“七彩云南文化周边行”“文化中国·七彩云南”“跨国春晚”品牌推广活动,“澜湄视听周”升级为国家级国际交流活动,并列入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要点和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议后续落实事项清单。旅游合作方面,成功举办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老铁路助力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高峰论坛等活动,“中老铁路游”小程序和“游泰东北”小程序荣获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科技合作方面,成立多个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共建37个联合创新平台、1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74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医疗卫生方面,举办“澜湄周”公共卫生活动、中越艾滋病防治研讨会、中缅边境疟疾消除研讨会等国际卫生活动,大力推动构建周边卫生健康共同体。生态合作方面,成功举办云南生物多样性成就展、自然文化多样性峰会等活动,再次向全世界展现了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实践及丰硕成果。
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支持,我们将倍加珍惜重大机遇,牢记嘱托,担当使命,感恩奋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周边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围绕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科技创新、医疗卫生、旅游消费、文化交流、人才、金融等重点领域,持续推动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合作交流,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
下步,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畅通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积极争取国家更大力度支持,加快推动国际大通道实现互联互通,着力增强国际物流的枢纽聚集能力。加快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重大项目,促进“澜湄快线”与中欧班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等有机衔接。完善沿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航空网络布局,统筹推动能源、数字信息大通道建设,以大通道引领大开放,持续提高辐射能力。
二是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高地。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深化澜湄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中老、中缅经济走廊提质升级。深入实施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行动,稳步扩大与周边国家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大力发展跨境物流、跨境农业、跨境旅游、跨境电商、跨境金融。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利用外资能力。深化跨境金融合作,深化外汇便利化服务,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三是加快发展口岸经济通道经济。推进沿边重点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引进有竞争力的产业项目,推动产业集聚。组织实施口岸建设三年行动,支持磨憨、河口、瑞丽加快建设国际口岸城市,提升猴桥、清水河等重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通关便利化水平。围绕商贸物流、来料加工、跨境旅游、商务代理、金融服务等,推动口岸经济做出特色、做成品牌。持续扩大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推动中缅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常态化运行。
四是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推动铝、硅、磷等资源型产业绿色化精深加工,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和规范企业“走出去”,提升云南产业发展水平和对外辐射力。加大产业转移承接力度,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坚持精准聚焦,在延链补链强链中提高招商质效,精准引进产业链急需的大项目大企业,推动产业强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引入金融、科技、人才等高端要素资源,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云南实现产业化,强化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地区对接合作。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周边地区产业衔接。
五是密切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人文交流。积极落实中央“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方针政策,着力发挥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融的优势,积极与周边国家构建多层次民心相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交流合作渠道,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及环印度洋地区国家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创新、减灾减贫、生态环保、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周边环境。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牢牢抓住重大历史机遇,用好政策红利,加快同周边国家开放合作,推动我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和“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更好地发挥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谢谢大家。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省政府新闻办和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园区经济采访,到了省内的楚雄、大理、磨憨等地的园区,感觉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了投资热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在曲靖、楚雄、大理、磨憨这些地方的发展势头都非常好。请问,近年来,在沿边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方面的推进情况如何?谢谢。
云南省在推进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过程中,口岸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请商务厅的领导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谢谢。
请问,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过程中,交通运输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效以及未来将如何持续发力?谢谢。
通关时间是衡量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请问,昆明海关在提升我省口岸通关时效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2022年是云南省民间外交“推进年”,在助力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民心相通方面成效明显,请省外办的领导重点介绍向大家一下具体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